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概况

2024年3月25日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根源。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17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16年被批准为重点学科,同年被批准为省级《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2021年被批准为省级《内经》教学团队。2021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和团队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学科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教学与科研。负责课程属于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学科研究重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考证、整理与诠释,现有三个特色研究方向:1.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2.治未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3.《黄帝内经》文献与临床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以及省级、校级教改项目。

本学科现有教师8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学科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形成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互相支持配合,学科组内定期进行学术交流,项目申报互相协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本学科旨在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队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掌握医学实践所必须具备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掌握中医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具有独立完成研究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工作和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沟通交流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良好的信息利用能力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人才。

本学科具有三个明确、稳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一、脏腑相关理论及治则治法研究,脏腑相关是中医藏象学说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理论,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种藏象理论,可以在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整体视角下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本方向初步整合了研究力量,将进一步从文献学、理论挖掘、分子水平阐释系统揭示脏腑相关、治则治法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科学机制,为开发新药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方向的重要特色是中医基础研究结合中医临床、实验研究以中医理论思维指导、瞄准生命的复杂性和系统观,传承发展并创兴中医基础理论。二、中医象数思维及其应用研究,取象运数的象数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包括取象思维和运数思维。研究组运用象数理论研究中医理论基础的同时,拟以象思维为指导,形成象说中医生理、象说中医病因、象说中医病机、象说中医四诊、象说中医证候、象说中药、象说方剂的中医象说体系,积极开展象思维对中药理论的揭示,并提出了“药象”这一重要概念,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三、《黄帝内经》理论与临床研究,《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被历代奉为“医学之宗”。加强对《黄帝内经》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当代中医研究的发展、中医学术体系的传承与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将《黄帝内经》理论回归到其发生形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综合的动态考察,分析和揭示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找出其发生发展的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为黄帝内经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提供支撑。

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培养和理论建设做为根本任务。因此,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学科注重整理中医学理论思想的精华,在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理论范畴梳理、理论概念考证、理论内涵阐发,探索建构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力图准确地阐明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法则,使其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层次清晰、理论结构合理,研究方法可行,试图建立便于现代学者理解、把握、交流、运用的思想逻辑体系。近年来,我学科在原有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出“脏腑相关理论及其治则治法研究”、“中医象数思维及其应用研究”、“黄帝内经理论与临床研究”等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学术理论继承、整理、创新与中医药开发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学科负责人简介

梁永林,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负责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千人计划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联盟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学传播专家团首席专家,国家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卓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科普专家,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科普专家,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祁连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青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金城首席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委,世界中联内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华运气医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会员。个人邮箱:875532437@qq.com

1998年6月本科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2012年9月-2016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攻读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甘肃省名中医贾斌教授临证学习。2012年6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贾斌教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及教材10余部。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3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3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2项。 学术上提出了中药“药象”、中医“方象”、“穴象”概念,及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汤液经法图》进行了诠解,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上主要承担《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中医基础理论》、《内经》带头人;“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甘肃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甘肃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201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15年获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一项;2016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2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临床上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工作,开展中医生命周期诠释、中医脏腑和经络状态评估,并根据人群不同的体质类型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心理、饮食、药物调理。多次参与省、市级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活动,深受欢迎。

学科人员简介


李广远,男,汉族,甘肃武威人,1973年出生,副教授。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机关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任红艳,女,汉族,1981年生,副教授。主要承担《内经选读》、《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与科研项目5项。


孔令娟,女,汉族,1985年出生,讲师,在读博士。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毕业,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内经选读》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课题3项,参与课题5项。


荀敏奇,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讲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中医学基础》、《中医治未病学》、《中医食疗学》等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成员、省级线下一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内经选读》教学团队成员。主持校级教改课题“BOPPPS模式在《内经选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项。


李智慧,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经》理论与临床,道家哲学与中医理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经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讲《内经选读》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主持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论文四篇。


刘苗,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治未病学》的课程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主持校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周琦,男,汉族,1991年出生,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的教学工作,以及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科学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

来源() 作者()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jcyxy.gszy.edu.cn)